佳人四季有百态 一颦一笑泥中来
在5月26日的非遗传习大课堂上,一组名为《春·夏·秋·冬》的泥塑作品,让所有在场的小朋友们目瞪口呆。
“天哪!老师,这是泥巴做的吗?不可能吧?”“老师,这简直就是个大活人啊!”这组震撼到小朋友们心灵的泥塑作品的创作者,就是本期非遗传习大课堂的老师——枣庄泥塑传承人刘进潮。
课堂伊始,刘老师先为大家讲解了枣庄泥塑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多件获奖作品,鬼斧神工的技艺让泥人栩栩如生,小朋友们看得眼热,一双双小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刘老师便带领大家开始了今天的课题——制作国宝大熊猫!
首先将为大家分发下去的泥料分为三段,其中一段做成圆锥形,这就是熊猫的上半身,另外一段用掌心轻轻碾成球状,这就是熊猫的小脑袋了。简简单单的一道步骤,却让平时抱着手机电脑不撒手、不善手耕的小朋友们犯了难。
“老师,什么叫圆锥啊?”“老师,我这个泥巴碾不圆!”耐心的刘老师为大家一一解疑,并手把手地教给大家如何给大熊猫加上眼睛和嘴巴。在用工具为大熊猫“点鼻孔”的时候,一位小朋友用力过大,把大熊猫变成了“二师兄”,引得旁边小伙伴们的一阵欢笑,但是这位小朋友并不在意,索性将错就错把大熊猫彻底改装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
“没关系啊,我本来就是属猪的,它变成小猪了我也喜欢,毕竟是自己做的嘛。”虽然偏离了课题,然而孩提时代的奇思妙想却让人为之动容。
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又分别为大熊猫安上了手和脚,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国宝大熊猫便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可爱的孩子们继续发动他们的奇思妙想,有的为大熊猫配上了竹子,有的还为大熊猫戴上了蝴蝶结。下课后,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心爱的作品,迫不及待地与爸爸妈妈分享。
刘老师在课后激动地表示,这次能来到大课堂为孩子们教授枣庄泥塑这一独特技艺,感到既骄傲又兴奋,“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作为传承人感到责任重大,非遗传习大课堂这样的形式既能普及传统文化,同时又可以借助孩子们的鲜活力量使之发扬光大,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