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组织的鲁绣等非遗项目闪亮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获好成绩
2020年10月23日至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省政府副省长凌文,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副厅长王廷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山东参展项目。
本届博览会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线上包括“非遗云展”、“云赏非遗”展播、“非遗好物”云销售等精彩内容。线下活动包括“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黄河流域非遗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三个专题展和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发展座谈研讨会、非遗优秀案例发布、传统工艺比赛线下决赛等。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要求和安排,我馆共组织三项活动:一是组织鼓子秧歌、邹鲁礼乐、蹴鞠进行开幕式等表演。二是组织我省100余项非遗项目参加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云展厅”、“非遗好物”云销售、“云赏非遗”展播厅线上展览展演。广大网友参与活动、乐淘好物的同时分享非遗之美,收获颇丰。二是组织鲁绣、鲁锦织造技艺、彩印花布、济南皮影戏、贾家洼村傀儡戏、胶州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泥塑兔子王、聂家庄泥塑、惠民泥塑、东昌毛笔制作工艺、广饶齐笔制作技艺、临朐红丝砚制作技艺、多福砚制作技艺、临朐桑皮纸制作技艺、曲阜尼山砚制作技艺、诸城派古琴斫琴技艺、滕州张汪竹木玩具制作技艺、郯城木旋玩具、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19个非遗项目参加“黄河流域非遗展”,受到领导和观众广泛好评和一致称赞。三是组织李自亮等10名选手参加传统工艺“匠人匠心”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金属锻制4个门类的总决赛,取得较好成绩。初赛活动于9月28日在快手平台上线,受到全国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手工艺从业者的热烈响应,共有890位手艺人报名参赛,征集视频作品近2000个。经组委会特邀专家评审,我省10名优秀手艺人成功入围线下决赛。10月23日“匠人匠心”云竞技线下总决赛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拉开帷幕,46位优秀手艺人将在23日、24日两天内进行最后的“巅峰对决”。我省获奖名单如下:二等奖5名:李自亮、周双双(草柳藤编织),石万照(剪纸),韩红元(泥面塑),马来宾(金属锻制);优秀奖4名:刘玉荣(草柳藤编织)、权红(剪纸)刘进潮(泥面塑),于文婷(金属锻制)。
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集中展示非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展示和推介平台,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