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落幕 山东再获佳绩
10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在台州举办。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是由中国文化馆协会联合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创办,以促进文化馆理论研究人员学术交流、提升文化馆理论研究水平、构建文化馆理论体系为目标的全国性文化馆行业研讨交流活动品牌。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台州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同志,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部分文化和旅游厅(局)负责同志,省级、副省级文化馆馆长、理论研究业务部门主任、征文活动入选案例作者代表等共140余人参加了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并作讲话和致辞,为文化馆行业的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推动理念创新向实践运用转化,以及下一步文化馆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处处长、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主持了开幕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文化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新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分别作了《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的现状与前瞻》《以文化空间营造,助推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以问题为导向,点出了未来文化馆的发展方向。
为探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效能提升,聚焦文化馆在示范区创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示范区建设对文化馆的改革和创新,来自浙江省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江西省萍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的四位代表分别做了精彩的案例分享。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彭泽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张广钦,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王全吉等四位专家,针对这些案例的亮点、特色和成效进行了深入点评。
围绕“十四五”时期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本届研讨活动就全民艺术普及新挑战、文化馆新空间、乡村振兴时代使命和新路径、文化志愿服务政策引导等四个专题组织开展了专题研讨与交流。四个专题分别由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彭泽民,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公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乘虎,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文化馆首席专家王全吉四位专家主持并点评。
在活动闭幕式上,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新为2021中国文化馆年会暨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入围研究性论文和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山东省报送的研究性论文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入围7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的代表,在“全民艺术普及新挑战”专题中做了精彩的发言,为加强行业指导,助推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提供了生动的创新实践案例。山东省青岛市文化馆的代表在“文化志愿服务政策引导”专题中做了实践案例讲解,探讨了文化馆志愿服务的多种模式,形成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启之年,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主阵地,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研讨活动,为大家提供了深入交流探讨的平台,搭建了理论与实践连结的桥梁。各兄弟省份在研讨活动中互通先进经验,交流对于不断深化理论研究,积极促进成果创新向实际运用转化,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看法和做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