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说节气——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话说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玉皇大帝,当时天下灾荒,玉皇大帝就下令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谷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秀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这正是:
二月山家谷雨天, 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 惜取新芽旋摘煎
节气简介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俗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之后气温明显升高,这意味着春天将要落幕,夏天正在来临的路上了。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总结谷雨的气候特点是“雨泽更丰沛”。“谷雨时节的降水量,既多于之前的清明,也多于其后的立夏”,不负“雨生百谷”之名。“时雨将降”中的“时雨”,既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也指急促而飘忽不定的雨水。谷雨节气的雨水多且急,雨时常会成为一天之中的小插曲,甚至主旋律。
节气特点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同时由于天气转温,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
民间习俗
饮茶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食香椿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帖禁蝎
谷雨之后,气温逐渐升高,虫类纷纷出现,禽类终于不必再只吃素。农谚道:“谷雨三月半,蝎子有千万。雄鸡唱一遍,蝎子不见面。”“谷雨好,蝎子少。来一个,鸡吃了。”萧放告诉记者,由于害虫开始活跃,为了抑制虫害,人们发明了各种驱虫的方式。在北方地区,人们将谷雨作为除蝎的重要时机,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人们会在谷雨日在墙上贴“禁蝎帖”,帖上有图有文,咒语曰:“谷雨日,谷雨晨,茶三盏酒三巡,逆蝎千里化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