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 ——木版年画走进济南市莱芜实验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而学校则是非遗教育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活动。
8月26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莱芜木版年画传承人石桂利老师,来到济南市莱芜实验学校,为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非遗公开课,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
上课伊始,石老师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木版年画的悠久历史、精细复杂的制作过程、丰富多彩的题材故事和千变万化的艺术风格。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石老师开始介绍今天木版年画的主题——孟母教子,并详细介绍了印画的过程,蘸墨、刷墨、印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在石老师的示范后,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有模有样地制作起了年画。
在制作的过程中,石老师给学生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了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每一个师生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实验学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传统文化推进力度,以更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热爱传统文化、感受手工技艺的文化内涵,让“非遗”与“教学”更好地融合,让学生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