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馆派出第一书记工作纪实(三十三)
微山县渔家虎头服饰坊喜获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
1月1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办非遗发〔2021〕221号)精神,结合《山东省非遗工坊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乡村振兴局3部门联合公布了山东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30家,我馆派出第一书记帮扶项目——微山县渔家虎头服饰坊成功入选。
微山县渔家虎头服饰坊是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微山渔家虎头服饰和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经营主体。为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在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的关心支持下,王福成组织赴费县考察省级非遗项目——费县手绣。在费县手绣车间详细了解项目渊源、生产品种、技艺流程,围绕搞好异地指导,掌握提高手绣技艺与文化和旅游部劳模卞成飞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为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商定由村党支部副书记赵慎芝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济宁市巾帼巧匠朱绍花、民间艺术大师殷宪兰作为带头人,在手工缝制古拙质朴、寓意深远,吉祥如意的布老虎、虎头袢子、虎头鞋等布艺品基础上,创新发展,围绕红色铁道游击队、荷花等文化元素,在吕蒙驿站和项目区采取代表性作品展示、视频播放、设计制作绣制莲蓬、香包、荷花挂件、布老虎,编织柳编等作品,并在三贤街进行现场交流互动和订单式销售,形成点面结合、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空间,发展具有微山岛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研学游和微山岛妇女就近、居家灵活就业,其产品远销省内外,并制定建设方案,探索微山岛微山渔家虎头服饰非遗工坊联盟发展之路,积极争取省财政2022年微山渔家虎头服饰项目保护经费10万元,其中5万元专门用于工坊建设资金到位,目前,工坊2处(吕蒙驿站和项目区)面积共200多平方米,水电暖卫生间设施和展架展柜、制作桌椅板凳工具齐全,能容纳80多人,定期组织举办培训和常态化互动交流展示。工坊成立以来,共接待观众1万多名,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旅游业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双丰收。学习强国、文旅中国、大众网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宣传,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2022年先后被微山县和济宁市公布为县级和市级首级非遗工坊。
王福成书记表示:要以渔家虎头服饰成功入选省级首批非遗工坊为契机,继续加强非遗工坊自身建设,积极参加2023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围绕“传承多彩非遗,共享美好生活”,精选微山渔家虎头服饰代表性作品布老虎、虎头袢子参加山东省非遗工坊精品展;参加2023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现场录制直播渔家虎头服饰表演技艺,在文旅游之声平台链接,分享春节年俗,欢庆红火中国年;精选渔家虎头服饰、柳编作品入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聚匠网,现场宣传展示销售,并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推动非遗工坊可持续发展,振兴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吕蒙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