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泥塑兔子王相约济南市天桥区锦绣明湖小学
时间:2023-03-08
浏览:746
作者:非遗保研部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少年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风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3月1日,“泥塑兔子王”非遗传承人杨峰老师走进济南市天桥区锦绣明湖小学讲堂,为孩子们传授传统技艺。
什么是“兔子王”呢?它又是如何创作的呢?在课堂上,杨峰老师从“兔子王”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讲起,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听起来津津有味。“兔子王”外形色彩绚丽、形态可掬,在杨峰老师的制作下,仿佛赋予了新的生命,活灵活现。精美的作品与精湛的技艺受到了现场师生的高度赞誉与热烈欢迎,学生们在大饱眼福之余,更加好奇该如何制作“兔子王”。下面让我们赶紧跟着杨峰老师学习制作吧。学校陶艺室内,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起了兔子王泥塑,一堆不起眼的泥巴经双手的拍、揉、捏、压、塑,泥塑的形态渐次清晰起来,一尊尊泥塑不仅有了血肉,更有了灵魂,那灵魂便是对中华文脉、文化自信的深刻感悟,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这次“非遗公开课”,越来越多的孩子关注“兔子王”、了解“兔子王”、传承“兔子王”。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而且对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