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聚雅空间 | 墨韵澄怀——沈鸿欣钟馗主题国画小品展
展览时间:2025/9/2—2025/9/29
展览地点:山东省文化馆三楼聚雅空间
指导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 大众网 齐鲁晚报书画院
协办单位:泉城美术
笔墨铸魂见文心——沈鸿欣钟馗题材作品中的传统与新境
在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钟馗题材始终是承载民间信仰与文人情怀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无数画家以笔墨为钟馗造像,或突出其驱邪镇宅的威慑力,或强调其刚直不阿的人格象征。沈鸿欣深耕书画领域十数载,在钟馗题材的创作中,既坚守传统笔墨的精神内核,又注入当代审美的创新表达,他笔下那些形神兼备、威猛中透着文气的钟馗形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题材如何被赋予灼热的当代生命力。
沈鸿欣的钟馗系列作品首先打破了民间传统中钟馗单一化的“凶神”形象桎梏。民间艺术中的钟馗多被简化为驱鬼的神祇,其形象往往停留在怒目圆睁、形态可怖的浅表层面。而沈鸿欣却解剖并重构了钟馗的精神内核——威猛只是其外在铠甲,内核却是士大夫般的刚正不阿与文人雅士的潇洒气度。这种形与神的精妙平衡,使钟馗形象走向了血肉丰满的人间形象,从单纯的驱鬼者升华为正义、智慧与文化多重符号的载体。画中钟馗的眼神不仅闪烁着斩妖除魔的锐利,更流淌着对人世悲欢的深切悲悯,这是对传统题材的祛魅与再赋魅的过程。他笔下的钟馗,头戴纱帽、身着长袍,虬髯怒张间自有威慑之气,却绝非简单的“凶神恶煞”。细看其眉眼流转,藏着几分洞察世事的悲悯;袍袖翻飞的线条里,透着文人特有的儒雅风骨。这种“威猛而不失文气”的气质,恰恰暗合了钟馗作为“判官”的双重身份——既是驱邪除祟的护法,也是体恤民情的清官。沈鸿欣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这种复杂性,让钟馗形象跳出程式化的刻板印象,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对传统笔墨的精准把握,是沈鸿欣钟馗作品的根基。他深谙“墨分五色”的精髓,以浓淡干湿的变化勾勒钟馗的衣纹褶皱,用焦墨点染虬髯,既保留了传统工笔的严谨细腻,又融入写意的洒脱灵动。在《钟馗巡夜图》中,他以中锋用笔勾勒人物轮廓,线条如铁画银钩,尽显力量感;背景则以淡墨晕染,营造出月夜朦胧的意境,虚实之间,让钟馗的形象更显立体。这种对笔墨语言的娴熟运用,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深知,钟馗题材的内核是“正气”,而笔墨的刚柔相济,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诠释。
一幅优秀的钟馗作品,从来不只是简单的图像呈现,而是画家精神世界的投射。沈鸿欣的钟馗系列题材作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他笔下的钟馗,既有驱邪镇宅的庄严,又有体恤众生的温情,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在笔墨流转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画家的技艺,更是一份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与担当。
文/ 英帆
乙巳立秋时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风云叱咤图 70X35CM
乾坤清气 70X35CM
仙醪助神威 70X35CM
巡游降福图 70X35CM
有魁必应 70X35CM
钟馗涤瘴图 180X50CM
钟馗巡夜图 70X35CM
聚雅书画展览
山东省文化馆聚雅书画展览,是山东省文化馆发挥阵地优势,利用场馆的回廊空间打造的一个书画展览品牌。聚雅书画展览注重艺术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为观众提供一个不同的艺术视觉空间。聚雅书画展览以业内专家推荐提名的方式,推荐作者参展,每期推出两名当代中青年书画家参展,展期为一个月。参展画家均可报名参加山东省文化馆文化志愿者。精心策划展出的每一期聚雅书画展览,深受参展艺术家的高度认可和观众的褒奖。聚雅书画展览拓展了山东省文化馆的展示空间,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全民艺术普及环境。
供稿:刘野
图片:刘野
编辑:李想
审核:刘丽山
签发: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