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馆动态

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文化馆召开

发布:2019-01-24 18:03  浏览:2534  作者:非遗办公室

2019年1月28日至3月8日,是山东省第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体验性强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促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的独特优势,助力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1月24日,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非遗展演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文化馆召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国琳,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姜谊,省文化馆副馆长赵新天。新闻发布会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调研员蒋士秋主持。

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国琳同志介绍,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主题是“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今年设立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以及十六地市联动,全省共同来推动非遗月活动的开展。主会场由山东省文化馆承办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仪式,及渝鲁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成果展等各类非遗展览展演活动。同时在全省遴选了三个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市和区域作为分会场。分别是:济南市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潍坊杨家埠大观园“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2019山东(台儿庄)非遗年暨古城春节大庙会活动。“非遗月”期间,全省十六地市、省直文化系统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共685项。

王衍良馆长介绍,山东省文化馆承办“中国节•中国年”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仪式。整台晚会整合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类项目。围绕“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主题,沿着“中国节•中国年”的主线,将山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节目表演融于一体,处处体现出浓浓的年味。舞台呈现非遗项目的同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带作品登台演出,充分展示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理念。整台晚会多姿多彩,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铸就的人民美好生活。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走进新时代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非遗再次照亮当代文化,让大家在感受传统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过程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同时,山东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厅举办“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临沂柳编成果展。展览由2019年1月26日持续至3月,共展出柳编作品及衍生品200余件。在山东省文化馆二楼大厅举办“迎春纳福”年画展,展览于2019年1月26日持续至2月12日。此次展览以年画“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为理念,展现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以来乡村生活的新面貌、新气象。2019年2月18日,笑“猪”颜开迎新春灯谜会和元宵佳节文艺演出,在山东省文化馆中庭院和二楼大厅举办。迎新春灯谜会活动将持续至2月19日(正月十五)上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三楼东展厅常年开展。传习大课堂学生成果作品展,位于非遗展厅多媒体互动视听体验空间,共展出开展传习大课堂以来,70个非遗项目的400余件学生作品。

2019“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文化惠民,参与广泛。